这五卷文集可以说是我四十岁之前文学活动的一个基本总结。其间包含着青春的激情,痛苦和失误,包含着劳动的汗水、人生的辛酸和对这个冷暖世界的复杂体验。更重要的是,它也包含了我对生活从未淡薄的挚爱与深情。至此,我也就可以对我的青年时代投去最后一瞥,从而和它永远告别了。
这五卷文集的出版,得益于陕西人民出版社和本书编选者陈泽顺、刑良俊同志,没有他们的热情帮助,这件事是不可能做成的。
我庆幸降生于这个伟大而值得自豪的国度。它深厚的历史文化,辽阔的疆土和占地球的五分之一的人口,使得其间任何人的劳动都能得到广大的支持,同时也发生广大的影响。无论我们曾经历了多少痛苦和磨难,且还将要面对多少严峻考验:也不论我们处于何种位置何种境地,我们都会为能服务于伟大的祖国和如此众多的同胞而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和才智。
我感谢我所生活的这个充满戏剧性的时代,也感谢与我生活在这同一时代的人们。所有这一切历史构成,都给我提供了一种人生的契机,使我意外地有可能如愿从事自己钟爱的文学事业,将自己的心灵和人世间无数的心灵沟通。正是千千万万我的同时代读者一次又一次促我投入也许并不是我完全能胜任的艰巨工作。现在,我总算能将自己的一些微不足道的收获献给我的读者朋友。
那么,对于一个原本一无所有的农民的儿子,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是的,不满足。我应该把一切进行得比现在更好。历史,社会环境,尤其是个人的素养,都在局限人——不仅局限艺术作品中的人,首先局限它的创造者。所有人的生命历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都是一个小小的段落,因此,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命中注定的遗撼。遗撼,深深的遗撼。
唯一能自慰的是,我们曾真诚而充满激情地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竭尽全力地劳动过,并不计代价地将自己的血汗献给了不死的人类之树。
在我们的世界发生激烈演变的大潮中。人类社会将以全然不同于以往的面貌进入另一世纪。我们生而逢时,不仅可以目睹一幕紧接一幕的大剧,也将不可避免地要在其间扮演某种属于自己的角色。现实生活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逃避自己历史性的责任。无疑,在未来的年月里,生活和艺术都会向作家提出更为繁难而严厉的要求。如果沉醉满足于自己以往的历史就无异于生命大限的终临,人生旅程时刻处于“零公里”处。那么,要旨仍然应该是首先战胜自己,并将精神提升到不断发展着的生活所要求的那种高度,才有可能使自己重新走出洼地,亦步亦趋跟着生活进入新的境界。不管实际结果如何,这个起码的觉悟应当具备。
结论一目了然:只能永远把艰辛的劳动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没有收获的指望,也心平气静地继续耕种。1992年春天于西安
(全书完)
上一章:第三部 第54章
真实再现了那个时代的农村全景!感谢路遥!
看到晓霞突然离去时很伤感,不知为何如此安排,刚才看了一下路遥的介绍,婚姻状况和作品的创作过程,对这样安排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少平和晓霞相识,相知,相恋,几乎贯穿了整部作品,可以看得出作者在此是花了大量心血的,他们的感情是一种很理想化的感情,作者也知道现实中是不存在的,不会有任何结果的,所以不能再往下写了,需要将这纯洁的感情定格,晓霞必须离去,路遥为此痛苦流涕。
路遥把田晓霞“写死”的时候一定万分痛苦,可这就是生活!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大树就是这样生长起来的…
路遥把田晓霞“写死”的时候一定万分痛苦,可这就是生活!文学史上现实主义的大树就是这样生长起来的…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事实上,这本书我N年前已经读过,今天重新来过,仍有许多震感在心头,眼眶里禁不住的泪水,心头火烧过的揪痛。我也是一个冤农民的儿子,也有那么多的冲动,回想人生就是一曲生命的赞歌,就如东拉河边的花草,冬去春来!!!
平凡的世界,十几年前看过三遍,它激励我前进。十几年后重看,使我激动不已。
20年前读过这本书,我和几个同学都非常喜欢!再看的时候,不由得想起年少时的青春岁月!
屈指一算,二十年前第一次看这本书,我才二十出头,现在我四十多岁,第二次看,泪流满面,容颜未老,感谢生活,感谢爸妈,感谢爱人,感谢儿子!
感谢亲人和人生
感动
平凡的世界,催人奋进!正能量,顶起!
生活总是艰辛,但在任何时候都会有自己的幸福面。推荐给儿子看,希望他可以看到他无法经历的那一段历史’!
虽然不是很理解
再次饱读,热泪盈眶
劳动光荣,珍惜生命,讴歌爱情,每次看不一样,热爱生活,拥抱社会!
花一样年龄的我们,总有一个人让我们心跳加快,心绪不宁,朝思暮想。也使的我们在他们面前,自卑,懦弱。贫穷的差距,文化修养的差距,家庭背景的差距,此时也会被放大,在此面前我们常常不知所措。孙少平和田晓霞都是勇敢的人,有追求的善良的人。现实生活这种爱情不是被作者定格,而是被自己埋藏在心底最深处,像千年的睡莲的种子一样,冬眠着。现实生活的人大都像孙少安一样的活着,平淡而又幸福着………少安是幸运的,不是每个人放弃了爱情,能再收获一个温暖的家庭……
重新读过,几多眼泪,几多心酸!
二十年读了十遍了的
这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教育系列的书。很感人
二十多年前看过几遍,在书中看到了父辈和自己当年的影子,多么熟悉的场景和情节,真实而伟大。
现在重头看来,当年的感动愈加强烈,感谢路遥,记录了一个时代。
小霞的死出现的很是出乎意。
人生,我们不能预知的人生。
你是我的娟么?
很温暖的爱,让人陶醉
我的心情一样这样,无数次的看,人生的无奈
残酷,感动,温暖,酸楚,五味杂陈
上高中的时候很喜欢少平这个角色,可是,已近40的自己,再次拜读这部伟大的小说时,有些反感孙少平,感觉这个人物还是很自私,甚至觉得这个人太假打了
我第一次看这本小说的时候还在小学,现在已经在一个研究所做副教授了。小说主人公的经历一直激励着我,经历了很多艰难,才知道人生的不易,但请一定要记得,来到这个世上,就要做一点事情出来证明:我没有白活。
平凡的世界许多感人的场景让人落泪,路遥的世界一定不平凡
这个时代,我经历过。许多事都感通身受。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代人。
生活。
第一次看到的主角是孙少平,二十年后再读,看到的是孙少安。理解角度变化了,不变的是湿润眼眶的感动!
假设少平和小霞,少安和润叶成,那么这本书绝对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路遥这本书虽然有时代局限性,但作为一部作品他永远都会有着鲜活旺盛的生命力。感谢路遥给了我们这一伟大艺术作品…
二天看完三本 被吸引了
孙少安丶孙少平、孙兰香不同的命运结局代表着当时社会在进步,但对干部的描述太理想了,要知道社会风气败坏真是从他们开始的,孙家兄妹为什么总攀上官两代?
我是陕北人,这本书所讲的东西,我完全可以感受得到,虽然我不能经历那个时代,但是感动,奋斗,艰辛,成全,善良,隐忍,委屈,坚强,永不言败的精神,在现在的时代依然是最核心的,平凡的世界既是不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世界既是平凡的世界。
20年前走到今天,我们做了什么,留下了什么?生命如此短暂,再一个20年,心中升起的是满满的能量,20年前曾经鼓舞过我们一代人,20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去想主人公到底会怎样,我们想自己在未来一定会谱写下自己的人生篇章,让我们一起心怀感恩,一起阔步前行!
第一次读,但我从中读出了不在意料中的事,让我再一次对那个时代,那种淳朴的环境充满了激情,尽管平凡,但我感觉到了更加不平凡的人与情感,在刚刚拿起书的那时候,我觉得如果想现在网络小说那么美妙,那么,看完后将是多么满足,到后来发现,这样的情节让我的情感起伏更大,这应该是这本书能够获得矛盾文学奖原因之一,使得这本小说更有价值,这即是反应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也跨时代的为我们年轻一代带来了无数的财富,我记得路遥先生的另一部小说《人生》结局也是如此,他们都牵动着我的神经,
多年前读过 现在又看一遍
唉 穷没了尊严 富没了精神
几十年前作者写此书时对干部充满信心 如在晚些年写恐怕干部形象。。。。唉 穷没了尊严 富没了精神 这社会混的
田晓霞的死无疑是最令我震撼的,多么悲壮,多么可惜,又多么刻骨铭心,我喜欢田晓霞这样的角色,对待事情有自己的见解,坚持去爱一个人,哪怕这个人一无所有,只要他的本心不变,就会一直爱着他。
人生就是不完美,知足常乐
十几年前看过本书有许多感叹、想着作如果让少安和润叶、少平和晓霞有情人,,,,哎!人生没有如果只看到这个家中妹妹兰香的完美结局,不过少平能和惠英结合也算完美突出了平凡的人活出不平凡的人生值了,就是少安人
二十年前在图书馆借看过,再看回想起自己的青年时代.看晓霞之死令人揪心的痛,当年自己也痛过.生活就是一本翻不尽的书.感谢路遥先生!
十几年前看过本书有许多感叹、想着作如果让少安和润叶、少平和晓霞有情人,,,,哎!人生没有如果只看到这个家中妹妹兰香的完美结局,不过少平能和惠英结合也算完美突出了平凡的人活出不平凡的人生值了,就是少安的命运作者写的有些,,,,此书有悲情也有甜美,好好好
怀念路遥
自己又重温了一遍,以前已拜读过4次,每读一次心底深处总会出现些许的难言的情愫,说不清楚是温暖是忧伤,这也许是我们从那个年代过来人的青春的最好的注解
伟大的作品
感觉生活应该继续,就像少平一样。
每看一遍,心灵都会有不一样的震撼。感觉自己也是从那个时代走过,虽然我是七零后,好作品是不会因为生长在不同年代,而有差异,感谢路遥!
无与伦比的美好回忆
是的,生活赋予我们的是无尽的财富,物质的精神的。平凡的世界我已看了多遍,一遍是一遍的感受。好书。